t86340

胡弦:在青海湖畔与心灵相逢

初次参加青海湖诗歌节的诗人胡弦,心中早已漾起熟悉的涟漪。这份熟稔一半来自诗歌的牵引——历届获奖诗人的佳作,另一半则源于青海湖作为西部文旅明珠的魅力,屏幕里流转的湖光草原,早已让远方的风景在记忆中成形。

2023年的青海湖之行,是他与这片土地的初次深度对话。彼时湖畔的静谧时光里,草原的辽阔与古老传说的温度,催生出四首短诗与一首长诗。那首专为青海湖创作的长诗,不仅登上《诗歌月刊》,更斩获年度诗歌奖。

而此番以诗人身份参与诗歌节,与来自全球的诗人在此云集,其中竟有曾译介他诗集的译者——跨越语言的相逢里,诗歌成为最默契的桥梁。“诗是打破阻隔最好的形式”,胡旋在译者的转述中,在不同语言碰撞的火花里,读到了共通的诗歌敬畏与创作哲思,让高原的风都染上共鸣的诗意。

从江南水乡到西部高原,地理的跨越带来感知的蜕变。天高地远的苍茫,湖天相接的浩渺,让胡旋对自然的体悟全然更新。在他看来,诗人的灵韵正在于与天地的共情——当雾气漫过湖面,当风声掠过草甸,那份既陌生又亲切的悸动,原是流淌在大地血脉中千年未绝的情愫。而诗人的使命,便是做这份古老情感的新解读者。

名家简介:胡弦,著名诗人、散文家,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,江苏作协副主席,《扬子江诗刊》主编。著有诗集《沙漏》《定风波》《葱茏》《水调歌头》《猜中一棵树》、散文集《永远无法返乡的人》《风的嘴唇》等。有英语、西班牙语诗集出版,曾获《诗刊》《星星》《钟山》等刊年度诗歌奖、花地文学榜诗歌奖、十月文学奖、草堂诗歌奖、英国剑桥大学银柳叶诗歌奖、鲁迅文学奖等。

文字/拍摄/制作:谭梅;

主编:辛元戎;

总监:王丽一;